位置: 首页 > 行情 > 正文

全球观察:《与徐福贤女士书》讲记12 | 兼带说净土的《华严经》

来源:东林法音   发表于: 2023-02-07 21:11:03  

《与徐福贤女士书》

印光法师


【资料图】

其余诸大乘经,咸皆带说净土。而华严一经,乃如来初成正觉,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称性直谈一乘妙法。末后善财遍参知识,于证齐诸佛之后,普贤菩萨为说十大愿王,普令善财及与华藏海众,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以期圆满佛果。

还有其余的很多的大乘经典也都兼带宣说净土法门,在这兼带说净土法门的经典当中选出《华严经》。

《华严经》号称是众经之王,展示佛陀一代经教无量玄妙之义海,是释迦牟尼初成无上正觉,为界外的法身大士,就是三界外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——四十一位是指菩萨的阶位: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、十地,到等觉,这叫四十一位,证到了法身的菩萨大士。称性,就是称和法性,实相之性,来直谈,不是委曲地要谈权教,直谈,就是这些菩萨的根机可以直接宣说佛所亲证现量的境界,叫直谈。

那么对于其他根机钝的人,直谈,他相信不了,那就由实开权,说声闻法、说缘觉法、说权教菩萨法,然后再导归到一乘的实法,还有个过程。说其他的,都是这样的。在华严一会上是直谈。一乘,一乘就是成佛的微妙之法。

《华严经》在《入法界品》里面就展示大乘佛法一生成佛的这样的妙法,以善财童子作为当机。善财童子是在文殊师利菩萨座下,文殊师利菩萨在这一会到福城东娑罗林,在那里演说佛法,善财童子就去随喜、赞叹、请教,在文殊师利菩萨座下开了根本智。开根本智之后,文殊菩萨就让他要参访善知识,开后得智。

首先所指的第一位善知识,就到胜乐国妙峰山去参德云比丘。善财童子到了妙峰山,七天见不到德云比丘,结果还是在别峰见到了,见到德云比丘正在经行念佛,所以善财童子就向他顶礼:善知识,我已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,未知如何修菩萨行、满菩萨行,这样的一个请教。

德云比丘就谦虚地说:佛法大海无边,我只知其中一个法门、一种三昧,就是忆念一切诸佛境界,智慧光明普见法门。这个法门就是念佛三昧的另外一种表现了,就是忆念一切诸佛的功德,心里想见哪尊佛,哪尊佛就能现前,普见法门。善财童子听了这个,他一下子就证到了初住的水平了。

那么德云比丘又介绍第二个善知识,让他去参访海云比丘了。这样次第地参访,参了五十三位善知识,最后参到了普贤菩萨。这时候善财童子所证的位次已经与普贤等、与诸佛等了,就是等觉菩萨的位次。就在等觉菩萨的位次上,普贤菩萨还为善财童子宣说十大愿王,要善财童子以及华藏海众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以修习普贤十大愿王的功德回向往生极乐世界。

那么这个《普贤行愿品》号称是八十一卷华严,《华严经》的归宗结顶的地方,就是归宿处。善财童子一生成佛,最后成佛到哪里成佛?是要到极乐世界去成佛。所以华严的一生成佛的法门最终导归的是西方极乐世界。为什么这些等觉菩萨要到西方极乐世界,就在于到极乐世界能够快速地圆满佛果,是表达这个意思的。这个意思的表达是非常重要的,是说明大乘佛法的顶点、至极的境界是在西方极乐世界,传达这个信息。

——节录自《与徐福贤女士书》讲记

▽可 单独放大扫码进入页面

责任编辑 @ 东林寺文宣部

《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》

编号:赣(2022)0000005

关键词: 善财童子 西方极乐世界 法身大士

上一条:

下一条: